人文关怀的部门实践

发布时间:2019-11-26 信息来源:焦作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字体大小:
    按:《河南省文明单位(标兵)测评体系》(豫文明办[2019])20号)对“保障员工权益”测评项目提出具体要求:“搭建沟通平台,畅通反馈渠道,在工作、学习、生活、健康等方面对干部职工给予人文关怀”。新组建的焦作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领导班子对员工生活念兹在兹,多次研究,通过调研摸底和实地学习,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解决了大家反映十多年的没有解决的早餐问题。这种瞄准基层诉求,关心群众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作风贴近地气的为民情怀,是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生动实践,值得点赞。
    
人文关怀的部门实践
 
    为了应对粮源减少、交通不畅和调粮不便等诸多困境,市粮食局于2008年5月1日从在铜马西北角办公近70年的机关大院搬迁到示范区办公。易地搬迁后,由于多数人在老城区居住和生活,通勤便成了机关工作人员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舟车劳顿,不仅要占据一定时间,早餐也成了困扰。尤其是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为了准点上班,许多人不得不忍痛割爱,放弃早餐。为此,大家通过各种渠道建议单位提供早餐。但由于受场地、人手等条件限制,这个关乎大多数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小事”一直没有解决。
    破解了几个积重难返的深层次问题,解决了多少个群众诉求多年的民生难题,是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试金石。只要有为民解忧的情怀,办法总比困难多。在这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紧密结合行业实际,多渠道征求意见,零距离与员工对话,自觉从群众办事堵点、难点入手,坚持“为民服务解难题”,让主题教育的成效真正体现在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为民行动中,让粮食员工真真切切感受到领导班子开展主题教育给自己带来的福祉,把主题教育落实到“看得见、摸得到”的实际效果上。为此,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结合工作实际,有序推进主题教育,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检视问题,切实以问题整改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局领导班子召开会议,开门纳谏,群策群力,博采众长,反复研究,专题征求大家意见。党组书记、局长李坤承同志亲自到周边行政机关调研,摸情况、定措施,与分管副局长商定方案,破解难题。同时,积极与分管科室、炊事员沟通交流,对开设早餐的设施配备、费用列支、饭菜口味、供餐范围和早餐价格一一研定。通过半个多月的筹备,困扰机关员工11年多的早餐问题终于迎刃而解,解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让大家亲身感受到组织上的人文关怀,也增强了行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不仅如此,针对身在“中国优质小麦之都”,焦作市民却享用不到本土优质粮油食品的呼声,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领导班子直面群众诉求,广泛调研,凝心聚力,组织人员到河北石家庄和郑州、许昌等地,学习取经,充分利用优质高产稳产的焦作优质小麦和其他农产品,精心研制生产出独具“麦都”特色的军粮系列产品,深受焦作市民青睐,经营前景看好,产品美誉度逐步提高,结束了焦作粮食品牌“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同时,粮食部门还并主动与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联系,洽谈“一带一路”产品进入焦作。目前,通过中欧班列用冷藏箱运输的乌克兰、波兰、德国、西班牙、法国、白俄罗斯、意大利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果汁、啤酒、红酒、牛奶、食用油等十几种商品进入焦作市场,全程仅需12天,让焦作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红利。
    人文关怀就是在严肃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关心人的内心感受,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人文关怀能拉近各级组织与普通群众的距离,也能感受到领导干部开展主题教育的实际效果。早餐不算是很大的事,产品升级换代,迎合消费者需求也不难。但愿不愿意做,做的精不精,这里边大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