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竞争政策宣传】统一大市场 公平竞未来|2023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

发布时间:2023-10-09 信息来源:焦作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字体大小: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弘扬公平竞争文化,厚植公平竞争理念,营造公平竞争环境,2023年9月11日至15日,2023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本次宣传周的主题是“统一大市场 公平竞未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我国现行的经济法之一,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鼓励创新,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2022年6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决定,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什么是垄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垄断行为是指:排除、限制竞争以及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了三种垄断行为,即:(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除此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也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用来规范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防止其滥用行政权力。

什么是竞争?

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通过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以取得较好的产销条件、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而竞争,排斥同类经济行为主体的相同行为的表现。通过竞争,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进而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如何鼓励和规范竞争?

竞争是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主要方式,有利于高效配置有限资源,促进创新进步,促进共同福祉,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对我们也是非常有益的,以消费者为例,商品经营者之间的竞争使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选择范围更广,价格更低,质量更高。

但事物都具有双面性,竞争也是一把双刃剑。竞争的开展必须适度,并不是越激烈越好。竞争过度或者进行低水平竞争可能会影响效率、浪费资源;竞争自由度过高、缺乏有效市场监管,则可能导致垄断现象,这些都是不利于竞争的。竞争对手为了获得竞争优势,采取各种不正当、不合法的手段,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反向淘汰现象,最终损害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其他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企业合法经营公平竞争,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应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的重要论述,共创公平竞争环境、共建良好社会氛围。